在國會躺了四年半的長照法,日前終於三讀通過。固然,長照服務的結構性問題不會因為一部法案而改變,但從各界評論,也可發現,長照的討論面向,包含了許多「非長照」的議題。 Read more
Month: 5 月 2015
對新聞報導動怒 林義雄何妨看看李艷秋
李艷秋是我很欣賞的一位新聞工作者,有智慧、有原則,在主持台上,把節目主持得有聲有色,淺出但深入的主持風格,做到了新聞舞台上最困難的「雅俗共賞」,也就是兼顧收視率與新聞責任感。而她離開主持台,一枝敏銳的筆道盡她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心。她可以說是台灣媒體界裡,非常難得的優秀典型。
林義雄,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理念倡議家,即便他倡議的理念,和我傾向的理念不盡相同,但就如外界對他的評價:「人格者」。他始終如一的為他相信的理念奔走,為他心目中想像的美好台灣疾呼,不管付出的代價再大、經過的風雨再強,也一任無悔地前進。 Read more

【推薦序】 開放台灣,需要更多知音
孟子有云:「君子有終身之憂。」如果要我為高希均教授的新書《開放台灣》定一句調,我會選孟子的這句話,這本書,反映的是高希均教授一輩子念茲在茲、終身掛念的國家之慮,是一本「憂國之書」。
然而,更難能可貴的是,高教授雖然憂國,但他的筆,卻不止於「憂國」,而是以他身為經濟學大家的精密頭腦,透過一篇一篇切中時弊的文章,提出他的「福國之道」、「救國之方」,高教授以「憂」為這本書的起點,卻不以「憂」為終點。雖然字裡行間充滿著他對台灣的忡忡掛慮,但他仍一本達觀的為台灣出謀,在憂中找路,為解憂獻策。 Read more
話 為你我而說
讀完星雲大師的「貧僧有話有說」系列文,第一個念頭是「說得太好了」,但也不無遺憾,如果「早些說就更好」。
凡事好奇的我,曾問一位學佛的學生,「如果慈濟真的如批評者所說的,按照佛教義理,會怎麼樣?」「出家人做壞事,果報很重,來世應該會輪迴到三塗,就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 Read more

馬總統,想想能為愛台陸生做什麼
上星期和朋友聊天,他提到他服務的大學錄取15位大陸研究生,但教育部只准1位,還不能發政府獎學金及加入健保。此外,媒體報導,台大等六院校因「邀訪大陸學者來台,變更行程未事前報備」遭停權中斷交流半年。
我們的政府,是用什麼高度看待「教育」在兩岸關係中扮演的角色?那14位被教育部拒於門外的研究生,很可能成為未來大陸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社會菁英、官員,甚至國家主席,我們的政府,在封殺什麼樣的可能性? Read more

徵總統 找人民想選的人
愈困難的事愈簡單,愈簡單的事往往愈困難。這是我看到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瀕於難產的感覺。
不久前,和朋友聊到總統選舉。朋友說國民黨很難推出有勝算的人,接著說了複雜的政治分析。我說:「沒那麼複雜,要找有勝算的人選,沒那麼困難。」 Read more

柯文哲追殺的是法治
這幾個月來,看到柯文哲及他的市府團隊,以所謂的「廉委會」為前驅,用各種粗糙方式,打擊前手政府。
大家以為那刀子只是向著馬英九和郝龍斌的心裡的那一口清廉剮,不是的,柯市府正在炮烙台灣這些年來好不容易建立的法治。 Read more

【報導】遲來的榮譽…馬總統指示頒老兵紀念章
(2015-05-11 聯合報 記者楊湘鈞、程嘉文/台北報導)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府方人士昨天表示,馬英九總統已看到聯合報抗戰老兵故事相關報導,律師陳長文也寫信建議頒發紀念章或紀念狀給老兵,總統已指示國防部盡速研議處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