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相信民主价值者的角度,要如何对刘晓波离去适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颇费思量的。
陈长文部落格
作为相信民主价值者的角度,要如何对刘晓波离去适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颇费思量的。
如果不是在新闻看到,可能会以为这是某部黑色幽默电影的剧情,张月英女士被诉肇事逃逸,并遭法院判刑定谳,但实际上是警方弄错了报案人所述的车号,把肇事机车的“DMX”,记录成张女士所骑的机车车号“DNX”, 而这一错,竟连续成为检方、法院的再错、三错,让张女士遭到判刑、受冤十年,为了这M变N的一字之差,张女士走向“法院人生”,十年时间奔波于法院,为平反冤屈奔走。
这让笔者有二个很大的感触,其一,可以想像张女士心中有多大的冤苦,但令人敬佩的是,她为争清白,捍卫名誉,十年来努力学法,费尽千辛万苦寻找不在场证明,即使案件定谳,也易课罚金执行完毕,她依然不放弃地一再提起再审。
教育部表示,目前在大陆念学位的台生约万人,在台念学位的陆生约九千多人,两岸学生交流持平。然而,大陆当局减半陆生来台名额仅余千人,还提优渥条件吸引台生赴陆就学,降低成绩门槛、近乎国民待遇、奖学金、鼓励留陆工作。此消彼长下,有台湾高校校长警示两岸正发生招生拉锯战。长此以往,效应不容小觑。
几乎举国皆骂的《前瞻基础建设条例》,国民党在审查前,文攻武斗,几乎什么狠话都说了。但到了临时会,竟然演出大和解,挥一挥衣袖,就让民进党带走所有光采。
国民党说他们只有卅五席,人太少,已经尽力。但民进党在二○○八年席次更少,才廿七席,当时国民党拿到四分之三席次,民进党在立法院也几乎要挡什么就挡什么,怎么没听民进党叹气喊人少?
让国民党拥有多数,捍卫不了理念,通过不了法案。现在,在野了,人少了,又哀怨是选民没给国民党足够的席次,在立法院把关。多数不行,少数也不行,说难听点,那留国民党何用?
没有人期待国民党真的挡下前瞻,大家期待的是,国民党展现为民把关,寸土必守的决志。可是民进党的大军都还没拔剑,国民党就先抛盔弃甲,这才是让人最生气的地方。
看到行政院要修法禁止高阶将领、政务官在“退休后”15年内,赴大陆参加“政治性活动”,想到一个跟民主有关的故事:美国人跟苏联人说,“我们人人都可以在白宫面前骂美国总统”,苏联人听了嗤之以鼻,“那有什么稀奇,在我们的克林姆林宫面前,也是人人都可以骂美国总统。”
今天民进党政府的修法版本已和“专制国家”所去不远。退休将领、退休政务官已是一介平民,如果有出卖台湾国家机密的行为,那自然为法律所不容,因为那已经不是“言论自由”层次。
以前向新婚年轻朋友祝福“早生贵子”,年轻朋友回复“计画中”后,我往往接着说“多生几个”;但近年不敢说第二句了,因为年轻朋友“面有难色”,感叹教养费用庞大。
还有一些四、五年级的朋友,上有老父母、下有子女,蜡烛两头烧。等到他们的子女婚后生育,养育孙辈支出恐怕更大,台湾经济若持续不振,等到轮到子女陷入两头烧,且还烧的更严重,四、五年级朋友将如何自处?
“人之卸任,其言也真”,这似乎是政坛上的常态。洪秀柱卸下国民党主席身分,在最近的专访重提“一中同表”,反对“不统”,也可以说是一吐心声。
洪主席出身政治犯家庭,从小苦读出身,她是国民党最贴不上“权贵”标签的领导者,再加上平易近人、幽默风趣,操守又无可质疑之处;如果二○一五年洪主席愿意维持“一中各表”路线,不但“换柱”不可能发生,大选也绝对可以少输为赢,甚至有一搏的可能,选后她也会是蓝营的当然共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