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蘇律師,為了讓我可以好好的寫這一封信,首先容我「對號入座」一下,如果,你所謂的「馬英九的律師密友」是陳長文。那麼,我可以先告訴您,你說這位「律師密友」「早在幾個月前,已經到香港為港府反送中解套、擘畫。」先別說無官無職的長文,沒有「能力」去為港府反送中解套。事實上,過去一年,我根本沒去過香港。
然而,有些政治人物的說謊已是常態,所以,我也不意外「蘇院長」的栽贓抹黑。只是有些感慨,為了政治,人性竟是如此廉價。
陳長文部落格
親愛的蘇律師,為了讓我可以好好的寫這一封信,首先容我「對號入座」一下,如果,你所謂的「馬英九的律師密友」是陳長文。那麼,我可以先告訴您,你說這位「律師密友」「早在幾個月前,已經到香港為港府反送中解套、擘畫。」先別說無官無職的長文,沒有「能力」去為港府反送中解套。事實上,過去一年,我根本沒去過香港。
然而,有些政治人物的說謊已是常態,所以,我也不意外「蘇院長」的栽贓抹黑。只是有些感慨,為了政治,人性竟是如此廉價。
在生活中我們常不經意為自己與他人貼標籤,「民主/專制」、「自由/不自由」等偏見在貼上標籤的那刻即產生。近來,從兩岸乃至國際都急於以標籤評斷他人,先是美國總統川普要少數族裔女議員回去其腐敗無能的原籍國,被批評為煽動種族主義。另外,因香港反送中爭議發酵,兩岸間也隱約有將大陸地區概括為「反民主、自由」的趨勢,令人擔憂。
中華民國慶祝108年的雙十國慶剛過,街道上仍處處可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飄揚。而甫結束十一國慶的中國大陸,適逢中國建政70周年,天安門前閱兵兵強馬壯、萬頭攢動好不熱鬧。但兩岸熱鬧的慶祝活動背後,卻潛藏著遮蓋不住的認同危機。
Read more
近日,在筆者大學同學網路群組中,見到同學們相約出遊,召集人貼心提及會協助大家申請「秋冬旅遊補助」。筆者一方面感動於同學們多年來不間斷的同窗情誼,但心中卻也升起對蔡政府旅遊補助政策的感慨。此政策美其名是嘉惠於民,但其實只是政府的選前利多買票,將人民的錢從左口袋放到右口袋。這樣的民主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