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超过四十年,除了教学相长增益我的专业知识,最大的收获是结识许多青出于蓝的学生摰友。
日前,收到相识相交逾四十年的学生陈学淳的女儿寄来一封邮件,包括了陈学淳给亲友的一封信——他的遗嘱,他说:挚爱的亲友:传说人总是要死的,这事最近果然在我身上发生了!
我的一生活得并不算辉煌,却也丰富,算是不枉此行!现在我走了,请您把我忘记,如偶尔想起,请尽记些好的,用忘记来原谅我的恶,毕竟人总不可能是完美的啊!
传说人死了再不会有记忆,这点我现在不能印证,印证了也无从令您知道,但我可以告诉您,如果我记忆仍在的话,我会记着您,记着您全部的好。
感谢您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愿意成为我生活中的组合,无限感恩,也诚心祝福您!
这就是我的遗嘱。
P.S.不要忘记删除我的邮址喔。
学淳临终前四天我到医院探望他,与他谈天说地,我知道他在人世的日子所剩不多,但当我收到他的死讯时,仍不免心头强烈悸动,读完他的遗嘱,字里行间对生命的豁达,更让我感触良多。
学淳是我在政大执教第一年的学生,主修外交,后来在英国和澳洲取得法学和航空管理硕士学位,一直在外商担任独当一面的管理工作,朗爽英挺,令人印象深刻。
学淳的经历丰富辉煌,从航空公司的高阶主管到全球最大航空快递公司,曾经担任董事总经理,并完成美国总公司交付的美中直航任务,学淳还担任北京奥运的亚太区运营副总裁,获两岸媒体评为“第一届中国十大物流风云人物”。
学淳退休后,经常在刊物上针对国际局势与两岸关系发表论述,论点宏观,言之有物。
学淳是位优秀学生,更是我的挚友,他罹癌治疗罔效后,来信告诉我这个坏消息,但也在信中要我放心他会妥善安排一切,信中希望带着就要在英国学成准备执业律师的女儿来看我(因为他常常向她女儿提到陈老师…)。
他临走前几天,我到医院看他,他已停止进食,但始终没有说一句临终病人“交待的话”,只是告诉我“女儿为他准备的柠檬汁很好喝!”。几天后我接到学淳女儿的邮件,告诉我父亲安详地走了,并转告我他父亲说很高兴我去看他。随后,学淳的女儿传给我一封父亲给亲友的遗嘱,这就是他人生的告别式,她说父亲都已打理好一切,请我们不要挂心。
这几日,学淳“遗嘱”中的每一字句,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看来轻描淡写,却写进我的心里。以学淳的成就,时值六十多岁的壮年阶段离开人世,对很多人来说,不仅遗憾,更有不舍,但学淳却心平气和面对死亡,古今多少名人雅士,可以如此豁达自在?
学淳写道“…我走了,请您把我忘记,如偶尔想起,请尽记些好的”,他还说“传说人死了再不会有记忆,…但我可以告诉您,如果我记忆仍在,我会记着您全部的好”。是的,唯有记着别人的好,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到祥和,才能真正的解脱。
岁末年终总会不经意地思索人生所求为何?是墓志铭上的只字词组,还是尽己之力没有罣碍的洒脱,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选择后者。人生在世,应对社会尽力,一旦生命走到尽头,如同佛家所言,此肉身犹如无边无际千亿万恒河沙中的一粒沙子,记得也好、忘记也罢,都不足为题,倘若人世间多些豁达情怀,必能少生争端,多添祥瑞福德。(陈长文/终身志工)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335951
【20140128 人间福报/人间百年笔阵 10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