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文章
  • 文章總表
  • 民主政治
    • 兩岸關係與外交
  • 法治建設
    • 法學教育
    • 理律故事
    • 超國界法治
    • 身為法律人
  • 愛與奉獻
    • 人生感悟
  • 社會正義
  • 社會觀察
  • 經濟觀察
  • 長文著作
    • 出版書籍
    • 推薦序
    • 書與人生
  • 動態時報
選單
  • 所有文章
  • 文章總表
  • 民主政治
    • 兩岸關係與外交
  • 法治建設
    • 法學教育
    • 理律故事
    • 超國界法治
    • 身為法律人
  • 愛與奉獻
    • 人生感悟
  • 社會正義
  • 社會觀察
  • 經濟觀察
  • 長文著作
    • 出版書籍
    • 推薦序
    • 書與人生
  • 動態時報
上一頁
首頁 民主政治

賴總統應開創「內閣制」新局

2024 年 12 月 23 日
在 民主政治
分享到 Facebook 上分享到 Line 上分享到 Wechat 上

法國馬克宏總統一年內更迭三位總理,形成政局動盪。回顧法國第五共和一九八六年,密特朗總統任內開「左右共治」:總統所屬政黨在國會未獲多數時,便任命在野黨推薦人選為總理。此後席哈克總統亦遵循此例,成維繫政局之憲政慣例。嗣後總統歐蘭德、薩克奇因執政黨亦國會多數,而無需共治。然馬克宏一反前例,拒絕與在野多數共治,與我國當前朝野對峙可謂難兄難弟,且聽筆者道來:

一、兩岸危局空前 朝野對立加劇

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賴清德面臨的挑戰是歷任總統最嚴峻。二千年陳水扁「雙少數」執政(個人得票未過半,民進黨立法院亦非多數)時,江澤民、胡錦濤時期大陸經濟及軍事實力未若今日。

如今,對內,朝野對立更趨嚴峻,十九日晚間立法院遭民進黨「破窗而入」、肢體衝突不斷,傷害民主法治。且我國高度依賴電子製造業:半導體產業占GDP十三點一%,台積電一家貢獻近百分之八,產業集中加深轉型困難;GDP總值更從一九八○年代與大陸GDP比值近四十%降至今日個位數;「非核家園」拖垮永續發展;對外則美陸修昔底德陷阱、台海緊張。政府鉅資購置效益存疑常規武器,浪費民脂民膏,更有擦槍走火之虞。

賴清德身為長老教會信徒,莫忘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禱辭:「請賜我平靜,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事;賜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事;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不同。」若習近平是凜冽北風,賴清德「務實台獨工作者」之姿更顯冷峻。然既已宣誓效忠中華民國憲法,更應化身和煦冬日暖陽,化解兩岸與朝野分歧。

二、正視府院失衡 開創共治新局

從憲政觀之,一九九七年李登輝總統任內第四次修憲,與民進黨交換支持凍省案,取消立法院對行政院長同意權,但保留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之規定。二千年首次政黨輪替,陳水扁總統雖任命國民黨籍唐飛為院長展現善意,但未多嘗試共治可能,不到半年即改任命民進黨籍張俊雄。此後即便立法院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總統仍可再任命己方人選,而行政院長反可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使朝野對話機制失靈。 誠如憲法學者葉慶元所言:「當立法權癱瘓、行政權獨大時,就是獨裁政治的開始」。

而今賴清德亦為「雙少數」。賴總統若能體察一九九七年修憲讓總統擁有閣揆任命權,致府院失衡、朝野對立,而效密特朗開創共治,任命在野多數人選為行政院長,建立互信,實現總統引領國家發展、行政院長處理內政之分工。

三、兩岸分治到良制一國:內閣制的契機

如今,兩岸或有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分治之未來。長遠而言,我國不僅應參考英國、德國及日本等國修憲採行內閣制,更應學習內閣制議會「君子之爭」風度。內閣制優勢有三:首先,由國會多數黨組閣,確保行政立法合作,避免對立;其次,不信任案通過倒閣案後,新任閣揆須獲國會支持,使政黨尋求結盟;更重要者,全選民需更謹慎評估各黨政策與能力,而非僅著眼於選舉語言。然修憲前,賴總統應回歸憲法「一中架構」,開啟兩岸與朝野對話。

歷史賦予賴清德獨特角色,更予他艱難抉擇:是堅持台獨而進退維谷,抑或成為跨越藩籬之領袖。人生最殘酷者莫過於時間流逝,賴清德當選已近一年、就職逾半年。如今民主之「窗」已破,是要繼續虛耗四年任期於意識形態之爭,抑或攜全民之力將這扇窗補起、開創共治新局、奠定和平發展基石,以帶領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終臻良制一國之境,此其時也,民同願也。

【2024.12.23.聯合報】(作者:陳長文 納稅人、超國界法律問題教授、良制一國信仰者)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8442599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我要列印
上一篇文章

急淨零非核困局,法律抑或誤導?

其他文章

《超國界法律問題小教室》大法官遴選解方:馬蔡入主憲法法庭

陳長文

陳長文

只有每一個人,都不放棄、不氣餒於內在正義的追求與外在正義的期待,也不怕自己的發聲會引來「狗吠火車」之譏,盡其當言、為所當為,那麼我們對社會的理想與願景才有實現的可能。

相關的文章

民主政治

脫美入憲尋真途 懸崖勒馬避戰禍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4 月 27 日
兩岸關係與外交

許台獨放火不許統一點燈 賴總統違憲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3 月 16 日
民主政治

承經國先生遺澤 賴應反躬自省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2 月 16 日
兩岸關係與外交

南韓戒嚴鬧劇 看台灣「無聲戒嚴」

作者 陳長文
2024 年 12 月 9 日
concept of diplomatic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operation
兩岸關係與外交

致吳豊山先生的公開信/九二共識重求同 兩岸進展貴務實

作者 陳長文
2024 年 12 月 2 日
其他文章

《超國界法律問題小教室》大法官遴選解方:馬蔡入主憲法法庭

I AM

  • 我是陳長文

POSTS

  • 陳長文文章

BOOKS

  • 陳長文著作

Journals

  • 學術雜誌、期刊
Facebook-f Weibo
  • 聯絡我

POSTS

  • 陳長文文章

BOOKS

  • 陳長文著作

Journals

  • 學術雜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