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組成打詐國家隊,強調政府打詐決心,然檢察官卻認為打詐國家隊不切實際,呼籲應正視詐欺案量過大,司法已然癱瘓;據報載,全台去年刑事案件有75萬件,依檢察官約1200人計算,平均1名檢察官要處理高達625件案子,工作量負載過重,導致偵查難以細緻。 然而網路世代詐欺案件中,詐欺集團冒用他人個資(如電話號碼)遂行詐欺容易,故在無暇仔細釐清案情之現實下,檢察官誤將無辜民眾(在檢方做成不起訴處分決定前)列為被告進行調查之情況甚為常見。如基隆地檢署前檢察長余麗貞曾公開提及,於偵查遊戲點數詐欺過程中,有高達9成5以上被告是無辜民眾,司法機關追緝詐欺卻找錯人之比例之高,可見一斑。 對於上述情形,筆者有以下反...
閱讀更多據報導,2023年7月可能是地球12萬年來最熱的月分。聯合國秘書長警告,地球將步入「全球沸騰」的時代。身處於氣候災難,且在急速惡化中,此所關乎者,已非一家一國之事,而是人類與萬物的生死存亡。為避免氣候暖化使地球滅絕之災難,人類須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的2℃之內,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與2010年相較減幅應達45%,2050年要碳排淨零(carbon net zero)。以上就是今後20幾年內地球面臨的嚴峻挑戰,人人責無旁貸。 筆者年初為文〈蔡政府的能源政策及淨零路徑是在畫餅充飢?〉,向政府提出「…燃氣發電要如何處理『斷氣』問題?」、「…燃氣發電要如何控管『甲烷洩漏』加速氣候危機?」、...
閱讀更多李敏老師邀請筆者為《無煙硝的革命—以核養綠公民運動紀實》作序,筆者義不容辭,樂意以一個習法之人的角度為「淨零碳排」盡一份綿薄之力,也給書中每一位熱血志工夥伴致敬與鼓勵。 善待地球 筆者初聞環保運動,是在半世紀前在美攻讀博士期間,校園中有一群熱情的青年,正憂心著工業與全球化加速發展下,高汙染排放對環境產生不可逆的傷害,因此號召美國人走上街頭,並以發人深省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提醒世人,這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得要善待地球。 時間來到2006年,一張怵目驚心的時代雜誌封面,再度喚起筆者對環境保護的迫切感,一隻瘦骨嶙峋的北極熊腳踏細碎浮冰之上,努力的在持續融冰的北極海上,找尋可能的下一餐! 斗大的標題附...
閱讀更多經濟部迫於減碳、淨零碳排之國際壓力,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授權於2020年12月31日公告:「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 然而,《能源管理法》原以800kW作為用電大戶的認定標準,但該「用電大戶條款」卻將門檻調高至5000kW,使原本應納管之5000戶800kW以上的用電戶,只剩500戶(300家企業)受到規範,而且能源局刻意把「公告名冊」條款剔除,在用電大戶名單不公開下,人民連監督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給予企業的義務履行方法中除了「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設置儲能設備」外,竟包含宛如贖罪券的「繳納代金」! 2...
閱讀更多金溥聰重出江湖,侯友宜民調持續低迷,在十九份民調排行老三,侯友宜到底怎麼了?筆者認為,主因在侯友宜把自己勝選放在政黨輪替之上,反而失去道德光環。侯友宜必須知道,小刀砍不出團結,情緒勒索只會讓潛在支持者卻步。果如此,如何贏得黨外(如民眾黨柯先生)的合作? 強勢要有條件支撐,國民黨已不是當年的國民黨,侯友宜更不是當年的馬英九,小刀一味強勢砍人,當然會折斷,但這只能算是「戰術失誤」;金先生嚴重的戰略錯誤在於,把「侯友宜勝選」擺在「政黨輪替」之上,而讓侯友宜失去感動選民人心的力量。 所有選舉都需要正當性,當前台灣最大的正當性,就是「政黨輪替」;事實上,從歷次民調,六成選民希望政黨輪替,可見政黨輪替也是...
閱讀更多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北高行)十日就一○九年訴字第一四三五號案做出裁判,判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一○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第九三八次委員會決議,對申請換發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執照之中天電視台(中天),以營運不善為由駁回換照申請之處分有「錯誤」且「於法有違」,應重為決定! 如今,主控權已回歸NCC之手,如何走出法制(法匠式執法)到法治(上善若水的良制)的「新聞自由」康莊大道,端視委員們一念之間。筆者提供兩點建議: 一、新聞自由乃民主社會言論自由的「擴大器」,開放和鼓勵應遠重於限縮和處罰: 北高行裁判之新聞稿具體指摘,NCC因「違反換照審查辦法⋯基礎錯誤而資訊不完全,足以影響所憑審議不予換照之結論,⋯...
閱讀更多驚聞雕刻國寶朱銘老師因久病厭世,在自宅自縊身亡,也讓尊嚴善終議題再度引發議論。從2000年施行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到2019年具有畫時代意義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我國法治從以末期患者為對象的緩和安寧,到如今「意願人」可以透過「預立醫療決定方式」,在面臨「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等臨床條件前,能預先自主決定是否(或有條件)接受維繫生命之治療或餵養。(參筆者《團圓飯談生死─預立醫療決定,你做了嗎?》)。然而,我國「生死法治」仍缺少重要的「最後一塊拼圖」-《尊嚴善終法》(Death with Dignity Act)! 2014年美國甫新婚之29歲Maynard女士,因罹患腦癌第四期(醫...
閱讀更多政府為免過度仰賴國外疫苗而推動國產疫苗,戰略方向正確。然而,國產疫苗從採購到核發「緊急授權」(EUA)呈現政府治理荒腔走板、壞了疫苗國產的美意。筆者列舉以下疑問提醒讀者及政府: 一、國產疫苗採購、EUA核發疑竇重重? 衛福部有義務報告顛末 蔡總統於2021年5月13日預告7月底可以供應國產疫苗、衛福部於5月28日與高端與聯亞簽訂各500萬劑的疫苗採購。高端在6月10日公布二期臨床試驗結果,而衛福部竟在同一天公布不須第三期試驗的EUA審查標準,猶如客製化制定的EUA。 蔡總統在國產疫苗未完成試驗與取得EUA前,即預告施打,顯有不當影響審查及採購的嚴重問題。疫苗專家會議委員陳培哲請辭時直言「總統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