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11/26)將舉行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舉辦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將公民權門檻從20歲下修至18歲,讓18歲以上公民擁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被選舉權。 諷刺的是,還沒能確定公民權行使可否成功下修至18歲,現下公民權行使卻已被中選會及疫情指揮中心以防疫為由違法剝奪。中選會於11月發布「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選務防疫計畫」,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為由,表示尚未解除隔離之確診者不得外出投票。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自11月21日快篩陽性通報確診者,不得出門投票。 中選會稱,按11年前大法官釋字第690號解釋,傳染病防治的必要處置包含強制隔離在內。此種對...
閱讀更多蔡英文博士論文及升等爭議延燒至今尚未落幕、她控告媒體人彭文正「加重誹謗」的案子又上了新聞。據報,去年底蔡英文控告彭文正的「刑案」開庭,彭文正身在國外未出席開庭;近日彭文正表示他的護照遭註銷;外交部表示,撤銷護照係經司法機關通知並依《護照條例》做出註銷護照處分。 這幾則報導勾起筆者數十年前擔任外交部訴願委員處理類似案件的「痛苦」回憶。彼時之訴願申請人均因嫌涉刑案遭通緝,而致護照遭註銷後提出訴願。筆者當年於訴願決定(駁回)書中均提出了不同意見(指出撤銷護照違憲云云)。數十年過去,歷經3位法律人出任總統、自詡民主法治的我國,彭文正卻遭遇當年筆者所處理案件相似的困境,令人感嘆萬千。面對此窘境,筆者提出...
閱讀更多2017年大法官做成釋字第748號解釋,同性婚姻之制度性保障在中華文化歷史上首獲實踐,是華人法治史值得驕傲的里程碑。大法官於該解釋指出,民法將婚姻限於異性二人與憲法婚姻自由與平等權保障意旨有違。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748解釋施行法」(「748施行法」)三讀通過。至此,中華民國在同婚平權上贏得了「亞洲第一國」的美譽。 彩虹運動30多年看似迎來曙光,惟同婚道路仍差最後一哩路。內政部函釋指出,按「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涉民法」)第46條,婚姻成立,依各該當事人之本國法。亦即,跨境同婚之成立,需於伴侶二人之本國法均成立方屬有效,若伴侶中任一人本國法未將同婚合法化,則該婚姻仍不得於我國完...
閱讀更多近日拜讀李家同教授大作〈我國值得驕傲的機械工業〉,文中洋溢對機械產業的驕傲,但身為法律人的筆者不禁反思,法治良莠攸關人民幸福,其重要性不亞於機械產業,但驀然回首,解嚴至今,法律人是否也締造出值得國人驕傲的法律產業?敬謹分享以下幾點淺見: 一、防止民主偷渡至專制,最高行政法院應做人權「拱心石」! 我國解嚴後歷經3次政黨輪替(法律人主政逾20年)。近年在蔡政府一黨獨大下,不論是疫苗採購弊案、關閉特定電視台(如中天)等專制措施層出不窮,更甚者在「黨綱治國」下,「非核」、「台獨」等非全民共識之訴求,正在綁架全民意志中。當政府不再是「人民公僕」,民主脫序亟待法治匡正,此時司法院長許宗力口中「法治國穹頂上...
閱讀更多1950年韓戰爆發,使杜魯門總統意識到敗退台灣的中華民國對美國的重要性。《中美共同防禦協定》的簽署昭示美軍正式進駐台灣。數十年間,台灣在美方協助下化解大陸之武力威脅、締造了經濟奇蹟。 來到1971年,我國被要求退出聯合國,大陸成為全球無法忽視的力量。1969年初就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開始推動與大陸之交流,《上海公報》中美方表示其認識兩岸一個中國原則之共識即該時代重要成果。1979年,美國在以聯中制蘇為主要外交策略方針下選擇與中共建交、與我國斷交。惟美國為確保台灣安全於同年通過《台灣關係法》,本法以提供台灣防衛資源、設立AIT、促進台美民間交流為主軸,建構保障台灣穩定發展的安全網。環顧世界,《台灣...
閱讀更多2017年5月24日具有畫時代意義之釋字748解釋通過,解釋文表示,《民法》婚姻規定未使相同性別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與憲法第22條婚姻自由(釋字362號、552號)及第7條平等權保障有違。隨後在朝野努力下,2019年5月24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正式施行,法案通過當天,蔡總統在臉書表示:「今天,是台灣值得驕傲的一天,……我們透過法律保障了每個人的愛都是平等的。」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同志人權保障亞洲第一的稱號頓時享譽全球,2019年也被稱作台灣同婚元年。 然而,3年過去,同性婚姻平權至今仍尚欠最後一哩路。依照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下...
閱讀更多中華民國建國至今邁入第111個年頭,正進入另一個關鍵的「轉型期」;當前最令人擔憂的危機(也是轉機)莫過於中華民國「政治產業」如何帶領兩岸邁向下一個「民主法治」百年。台灣地區自詡奉行民主法治,但相比歷史悠久之民主國家,我們還在蹣跚學步。然而,政治產業發展自李前總統以降迄今,總統兼任黨主席之弊,在蔡總統任內表露無遺,亦加深了民主法治危機! 1991年終止戡亂起,中華民國政治產業實質進入「依憲法治國」紀元,此時領導人更應有所分寸,珍惜「來之不易」的民主法治成果!但蔡總統自2020年第二任期起,再度「兼任」民進黨黨主席,在一手黨務一手國政下,用「黨綱」取代「憲法」治國,蔡主席儼然挾持中華民國人民的蔡總...
閱讀更多近日報刊一則讀者投書吸引筆者注意,標題為「鐵蹄下未來?極端民族主義崛起令人憂」。文中提到「在政黨操作下,台灣的政治逐漸脫離我們引以為傲的自由民主,往極端民族主義道路上突飛猛進。」、「透過民族主義,能令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群眾,將選票投給民進黨。」、「筆者還聽過一些更不堪的話,例如『好想看中國人都死光喔』,或『死了中國人沒關係』等。」,文末語重心長表示:「如果台灣的民族主義發展下去,…下一代將被民族主義鐵蹄踐踏。」 該文對台灣地區「政治產業」發展有其洞見,但筆者以為,近年台灣民主發展固然因民進黨一黨獨大,而有不進反退之趨勢,朝野均應改進,惟尚不至淪落至此。令筆者驚訝,此文竟出自一名高中生之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