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文章
  • 文章總表
  • 民主政治
    • 兩岸關係與外交
  • 法治建設
    • 法學教育
    • 理律故事
    • 超國界法治
    • 身為法律人
  • 愛與奉獻
    • 人生感悟
  • 社會正義
  • 社會觀察
  • 經濟觀察
  • 長文著作
    • 出版書籍
    • 推薦序
    • 書與人生
  • 動態時報
選單
  • 所有文章
  • 文章總表
  • 民主政治
    • 兩岸關係與外交
  • 法治建設
    • 法學教育
    • 理律故事
    • 超國界法治
    • 身為法律人
  • 愛與奉獻
    • 人生感悟
  • 社會正義
  • 社會觀察
  • 經濟觀察
  • 長文著作
    • 出版書籍
    • 推薦序
    • 書與人生
  • 動態時報
上一頁
首頁 法治建設 法學教育

憲訴修法風暴 大法官宜審慎與節制

2025 年 5 月 25 日
在 法學教育
分享到 Facebook 上分享到 Line 上分享到 Wechat 上

憲法法庭於5月14日,受理民進黨團對《憲法訴訟法》新修條文(下稱新法)之釋憲聲請。本案不僅牽動憲法法庭(前身為大法官會議)運作,更深繫我國憲政與權力分立根本,不容等閒視之。

一、舊規未周貽患,憲法法庭臨考驗。

國父孫中山肇建民國,倡五權憲法與司法獨立。民國以來,歷經北伐、抗戰、制憲行憲、戒嚴,乃至政府遷台後解嚴、終止動員戡亂,國家體制屢經動盪。然滄桑間,司法從「衙門」,邁向現代「法院」。自民國38年釋字第1號起,至民國47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法》及民國82年《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累積作成813號解釋,縱時局變遷,憲法守護職責未曾動搖,對我國法治發展厥功至偉。

《憲法訴訟法》於民國108年1月4日三讀通過,民國111年1月4日施行,轉型大法官為行使「憲法審判權」之憲法法庭,迄今積累51號判決。然僅規定「現有總額」2/3大法官同意即可開庭,員額尚足時,未顯捉襟見肘。然我國《憲法增修條文》明定大法官15人,7名大法官去年10月31日卸任,新人未補,現僅8人,致舊法以「現有總額」計,6人即可裁判,與憲法明定15人合議、廣納眾意精神,顯有扞格。

尤有甚者,倘其中一人立場偏頗,便如「墨點染素」,對憲政造成莫大傷害。民國108年《憲法訴訟法》制定,司法院及立法院審議時未能慮及大法官提名遭否決狀況,終釀今日困局,實需檢討。

二、缺員強審新法,法理時機俱失。

鑒於舊法思慮未周,立法院(在野藍白陣營主導)遂於113年12月20日三讀修正《憲法訴訟法》第30條,明定大法官評議案件不得少於10人,宣告法律違憲需9人同意。平心而論,新法提高門檻,足以確保裁判嚴謹與代表性,值得肯定。然民進黨團聲請釋憲,認僅8名大法官,憲法法庭恐無法運作,無以維護人民權利。

憲法法庭依《憲法訴訟法》第32條,固得受理,然面對第30條新門檻,現今大法官人數不足,是否不顧新法強行審判,不得而知。筆者以為,大法官缺位未滿周年,遽言癱瘓,尚屬過早。

若僅不足額之8名大法官強行審理攸關自身運作的新法,裁判欠缺民主正當性外,更難脫「球員兼裁判」之譏。若然,大法官會議累積之813號解釋及憲法法庭作成之51號判決,及數十年從「法制」邁向「法治」的努力,將付諸東流。基此,大法官當「臨淵履薄」,暫緩本案實體審理,待大法官補齊,判決方能昭公信,彰顯司法獨立與公正。

三、當知所進退,立院速議人事。

過往陳水扁總統時期,總統與立法院分屬不同政黨,大法官提名亦能尋求共識。惟賴總統前次提名大法官,竟包含其競選總部主委姚立明;提名名單中劉靜怡教授,更因民進黨團認其曾「辱罵民進黨」而遭封殺。提名與審查過程,政治考量已然凌駕專業,豈不令國人對大法官中立性生疑?

今賴總統再於3月提名新任大法官,然立院黨團協商審查日期,屢因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冗長發言(「費力把事拖」,filibuster)延宕。民進黨團消極人事審查,卻急就新法聲請釋憲,無異權利濫用,陷現任8名大法官於政治風暴。8位大法官亦勿倉促行事,自損令譽。當務之急,立院朝野應捐棄成見,速審大法官人事,以利憲法法庭運作。

綜上,我國從「法制」邁向「法治」,步履維艱。憲法法庭若失序,將重傷得來不易的法治積累。究其因果,不論是賴總統提名大法官人選之明顯缺失、民進黨團濫為釋憲,抑或現任大法官未能審慎自持,均難辭其咎,罪不可逭。待新人事底定,憲法法庭功能健全,方能引領我國穩步向前,終臻「良制」。

【中國時報 2025/05/26】(作者:陳長文 「法制到法治以臻良制」之法律教授)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50525002575-262104?chdtv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我要列印
上一篇文章

尊嚴或苦痛 醫政忍見蒼生苦候善終?

其他文章

2050淨零 走向必敗邊緣(陳長文、謝英士)

陳長文

陳長文

只有每一個人,都不放棄、不氣餒於內在正義的追求與外在正義的期待,也不怕自己的發聲會引來「狗吠火車」之譏,盡其當言、為所當為,那麼我們對社會的理想與願景才有實現的可能。

相關的文章

法學教育

《超國界法律問題小教室》賴政府忘記釋字710 還是害怕想起來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3 月 30 日
Judge gavel on law books, wooden desk
法學教育

供給創造需求 歡迎980位準律師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3 月 3 日
法學教育

法官應勇於獨立審判 羈押法治30年浮沉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2 月 16 日
民主政治

《超國界法律小教室》律師公會違反不表意自由 亟待自省

作者 陳長文
2024 年 5 月 27 日
法學教育

廢死共識社會未凝聚 大法官宜謙抑

作者 陳長文
2024 年 4 月 29 日
其他文章

2050淨零 走向必敗邊緣(陳長文、謝英士)

I AM

  • 我是陳長文

POSTS

  • 陳長文文章

BOOKS

  • 陳長文著作

Journals

  • 學術雜誌、期刊
Facebook-f Weibo
  • 聯絡我

POSTS

  • 陳長文文章

BOOKS

  • 陳長文著作

Journals

  • 學術雜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