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文章
  • 文章總表
  • 民主政治
    • 兩岸關係與外交
  • 法治建設
    • 法學教育
    • 理律故事
    • 超國界法治
    • 身為法律人
  • 愛與奉獻
    • 人生感悟
  • 社會正義
  • 社會觀察
  • 經濟觀察
  • 長文著作
    • 出版書籍
    • 推薦序
    • 書與人生
  • 動態時報
選單
  • 所有文章
  • 文章總表
  • 民主政治
    • 兩岸關係與外交
  • 法治建設
    • 法學教育
    • 理律故事
    • 超國界法治
    • 身為法律人
  • 愛與奉獻
    • 人生感悟
  • 社會正義
  • 社會觀察
  • 經濟觀察
  • 長文著作
    • 出版書籍
    • 推薦序
    • 書與人生
  • 動態時報
上一頁
首頁 民主政治 兩岸關係與外交

一國需要良制(看香港占中)

2014 年 10 月 6 日
在 兩岸關係與外交, 民主政治, 法治建設
分享到 Facebook 上分享到 Line 上分享到 Wechat 上

香港占中風暴仍在延燒,台聯立委呼籲國際社會支持香港獨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香港人民!起來爭取獨立吧!」

這樣的極端主張會讓香港走向危險局面,非常不負責任。但也可藉著這個極端,讓我們省視香港占中的核心問題,才可能在困難的局面中,找出共贏的路徑。

港獨是香港問題最危險的發展。所幸,雖然台灣有極少數人發出此議,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還看不到港獨在香港有成為主旋律的態勢。然而,如果情勢持續激化,今日未成旋律的港獨,非不可能因尋求民主產生的挫折不滿而被催生。一旦發展成港獨,香港將進入統獨之爭、社會情感的分裂不歸路。香港問題會變得複雜難解。

統獨歧異台灣也有,但對大陸當局的意義是不同的。對大陸來說,至少在心態上已認知台灣和大陸實質上是處在分治狀態,因此,只要台灣的執政者不在法理上宣布台獨,就沒有處理台灣問題的急迫性。

香港不同,對大陸當局或大陸人民來說,香港都尚在其「治下」。而大陸方面對分裂的骨牌效應是極度憂慮的,這樣的骨牌效應一旦啟動,摧毀的不只是中共政權,也將讓中國走向分裂之路。這可以說是大陸方面底限中的底限。

讓我們這樣說,如果我們化約出「爭民主」與「反中國」這兩個意識形態,香港占中到目前還是在「爭民主」的理念上努力,這一點是正確的,也值得支持,但務要避免讓運動染上「反中國」的色彩,因為,就前者言,抗爭的對象是港府或北京當局,想要改變的是政治體制。這樣的理念,就算不能贏得大陸民眾立時而明確的支持,至少也能取得大陸民眾的同情,因為,對大陸民眾來說,支持民主並不牴觸民族情感與國家認同,而且許多人也希望民主。

但若染上「反中國」的色彩,就會把大陸人民逼向對立面,這將傷害香港「爭民主」的努力。

然而,不要讓香港占中從「爭民主」走向「反中國」,不只是民主派人士必須要清楚界分、切勿踰越,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大陸當局的態度。

香港占中的風起雲湧,顯示一國兩制愈來愈難以抵擋香港民主化的聲音。占中播下了渴求民主的種子,這些種子要隔幾個冬天才會發芽我們不知道,但破土成樹卻只是時間的問題了。這個「現實」,大陸當局必須認清。有兩個層次的問題必須思考,一是,大陸終需面對香港的民主時間表;二是,大陸終需面對大陸自己的民主時間表。而這兩個時間表,是相互連動的。

大陸民眾會有比香港民眾更多的「耐性」接受大陸現下的政治體制,因為可能有不少人認為大陸的民主條件還不成熟。但香港民眾卻沒有這樣的耐性,由於經歷過不同的政治體制,擁有不同的歷史經驗,香港民眾對民主有比大陸民眾更急切的渴望,是必然的。讓這樣渴望永無止盡的受挫,爭民主的行動找不到出口、看不到隧道盡頭的光時,爭民主就有變質為反中國的風險。

防止變質唯一方式,就是一步一步的進行「民主鬆綁」,人大的政改方案顯然不符合港人對民主鬆綁的期待,才會有這一波來勢洶洶的占中。但要用什麼樣的速率鬆綁,就考驗大陸的智慧。

只是,一旦對香港的民主鬆綁,另一個不可逆的化學反應也會開始,「香港能?大陸為什麼不能?」這個問號也將啟動大陸的民主時間表,當然,也是因為擔憂香港民主時間表會啟動大陸的民主時間表,所以大陸方面對占中不願做制度上的退讓。但這恐怕是徒勞的,因為不可逆的過程其實已經開始了。就算這一波占中得以平息,但香港對民主的渴望已經種下,這個渴望將成為下一次占中、下下次占中的種子。

1991年11月,筆者以首任海基會祕書長身分拜訪當時的大陸副總理吳學謙,見面時吳學謙先生提及「一國兩制」,我以「一國良制」回應。時隔23年,吳先生已經仙去,但這個問題仍未解決。不管是香港和大陸,或是台灣和大陸,若要成為一國,就不可能實施兩套理則全然不同的制度,若要成為一國,就只能實施共同的「良制」,這是非常淺顯的道理。這個道理,23年後的今年,大陸方面,真的要好好面對了。(作者為海基會首任祕書長)
【2014/10/06 中國時報 1031006】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我要列印
標籤: 《中國時報-天堂不撤守》兩岸關係與外交民主政治法治建設良制一國
上一篇文章

[理律學堂]從理律學堂到全觀法律人的修練

其他文章

兩岸、陸港摩擦 勿忘「楚弓楚得」老智慧

陳長文

陳長文

只有每一個人,都不放棄、不氣餒於內在正義的追求與外在正義的期待,也不怕自己的發聲會引來「狗吠火車」之譏,盡其當言、為所當為,那麼我們對社會的理想與願景才有實現的可能。

相關的文章

法學教育

欠債於民,豈有主張時效之奢侈?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10 月 26 日
法治建設

正義終至 誰來追訴呂金鎧案審檢濫權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9 月 29 日
法治建設

法治與中華文化 良制一國不可或缺之鼎柱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9 月 28 日
法治建設

【報導】【理律 60 週年研討會】蕭萬長:永續議題 應納貿易規範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9 月 25 日
法治建設

【報導】【理律 60 週年研討會】陳長文:台灣實踐法治 人治幽靈未散

作者 陳長文
2025 年 9 月 25 日
其他文章

兩岸、陸港摩擦 勿忘「楚弓楚得」老智慧

I AM

  • 我是陳長文

POSTS

  • 陳長文文章

BOOKS

  • 陳長文著作

Journals

  • 學術雜誌、期刊
Facebook-f Weibo
  • 聯絡我

POSTS

  • 陳長文文章

BOOKS

  • 陳長文著作

Journals

  • 學術雜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