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趨勢講座1〉理律事務所所長暨合夥人陳長文:看重「憲政」,兩岸才能發展「良制」
作者:邱莉燕 │ 攝影:張智傑
出處: 《遠見雜誌》特刊〈預見2015未來大趨勢〉
1949年國共內戰後,陳長文隨父親與家人輾轉來台。但身為職業軍人的父親又因任務在身,必須返回中國大陸投入戰爭,最後不幸和家人天人永隔。
因歷史因素、成長背景,曾擔任過海基會祕書長的陳長文,對兩岸事務的複雜和糾葛,充滿無限感慨。
峰會上,陳長文以「台港陸的制度三稜鏡」為題,發表專題講座,對兩岸三地的政治發展,提出箴言。以下為演講內容:
我的一生除了擔任律師和老師外,有機會透過法務事務所,行有餘力參與活動,諸如紅十字會及海基會,不僅讓我能去有苦難的地方幫助大家,也對兩岸有貢獻。
我的父親是職業軍人,陣亡在四川;沒有父親,我不覺得自己會對兩岸有那麼深刻的體會,「這個成就屬於父親」。
「這世界若沒有愛你的心與你愛的心,那你不過是一粒飄盪的塵埃,」這是一位黎巴嫩詩人所寫的詩詞,我藉此感謝家人的默默付出和鼓勵。因為有家人的支持和愛,賦予我無比的動力,促使我做更多有益社會和國家的事。
「任何一個人成就,不可能是個人的事情,」陳長文說,如果他有任何成就,是國家和世界給的機會。他已70歲,但會在大家的鼓勵下繼續努力。
台灣挑戰:無法做對的事
談到兩岸關係,我想提出幾個反思:首先,對人類、對華人,什麼樣的政治體制是最好的體制?它存在嗎?
中國人把「龍」視為吉祥的象徵。人民原本期盼一隻擁有力量的龍,能為人民解決問題。但這隻龍卻偶爾會為非作歹,讓人民感到害怕,因而會想辦法將龍綑綁住。如今,這條龍指的就是「政府」。中共政權宛如一條「不羈的龍」,政治效率較高,卻有濫權風險;「受縛的龍」如台灣,政治效率偏低,社會卻能維持穩定。
(……全文未完,請參照遠見雜誌特刊(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