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理律事務所與工總合辦「兩岸投資法遵管理論壇」,談的是「環安」與「全球稅務分享」的議題。陳長文可以從他與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兩人的閒聊、法遵與個人健康變成是「一回事」。
會前,陳長文與許勝雄兩人聊到他們這一輩與父執輩的台灣企業家們,一生都在為事業打拚,最後,許勝雄說了一句:「我們都會做到死…。」
這句話讓陳長文有很深的體會。他說,他今年70多歲了,45年前,他在美國剛唸完書時,聯合國提出了一個口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那時還很年輕的他感到很驚呀,「一個地球,這有什麼好提出來的?」
轉眼45年過去了,「一個地球」的呼籲,他說,已經成是全球每個國家共同的共識,因為環境是沒有國家、國界之分。
陳長文在過去45年的律師職涯中,看盡企業與環保間的起起落落,從最初不要說是有「法律遵循」,連法律都沒有的階段,到現在對環安愈來愈嚴格要求,已然成為是全球趨勢…。
好吧,那跟他個人又有何干?陳長文曾經歷過兩次「死亡天使」的呼喚,也就在身體健康出現異狀,才明白「健康檢查」的必要與重要性。
年輕時,陳長文從來不曾想到有一天「身體也是會有狀況發生」的情境,甚至不知道器官都在身體的那個位子,即使知道,也分不清楚每個器官的功能。
像膽囊,陳長文已經割除了,在割除前,他不知道膽囊有何作用?從醫生那裡,他知道了膽囊的功能就是儲存膽汁,而膽汁則是從肝分泌出來,基本上,膽囊就跟盲腸一樣,是可有可無,但是,他說,除非必要,「還是留著吧。」
總之,等到年紀大了,健康也開始出現毛病後,陳長文體會到「身體健康檢查」是必要的,就像是法遵,都是所謂風險的控管,差別在一是對個人健康的風險控管,一是對企業經營的風險控管。
從許勝雄的一句話、法遵到他個人健康,陳長文要說的是他看到的問題與現況。他說,台灣的企業從戒嚴時期到現在一直都很強,強在韌性,強在克勤克儉,也強在什麼事都會,甚至包括人際關係、工廠與產品的品質都非常的厲害。
在厲害的同時,陳長文說,台灣的企業經營團隊都有一個迷思:以為可以運用自己的關係,當發生一些法律問題時,還可以處理的了。
然而,他說,時代變了,變到如果沒有法律的遵循是處理不了的,就像身體健康亮起紅燈時,只能到醫院檢查、診療,而事前的健康檢查,是對身體的風險控管,同樣的,環安的問題、稅務分享的課題,則是要透過法遵來風險控管。
陸環安執法零容忍 台商需繃緊神經

大陸環安法規越來越嚴格,環保部也在中共十九大記者會上,宣示環安「零容忍」,未來將加重處罰汙染企業。面對大環境改變,兩岸律師24日呼籲台商需繃緊神經應對,他們並提出3點建議,包括台商應從制度和實作兩方面徹底進行體檢,特別是文件保存和處理,都要審慎以待。
工總24日舉辦「兩岸投資法遵管理高階論壇」,找來理律法律事務所環安團隊談兩岸環安法律遵循與風險控管。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也以企業代表,分享4年前排放廢水的慘痛經歷,提醒台商正視。「環安事件是爆發性的,比每年報稅還可怕。」
主持人律師李念祖一開場就引述大陸環保部長李干杰在前一天的十九大記者會上,宣示對汙染環境的企業「零容忍」,並宣布展開新一波環境執法專項行動,未來將加重處罰汙染企業的立場。
現在在大陸,如果台商被抓到違規,不僅面臨停產、關廠等民事責任,投資人、管理高層更可能吃上刑事官司。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人蕭偉松指出,依據大陸法律規定,原則上只要死亡1人、重傷3人,或是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人民幣,就可被入罪。
蕭偉松也提醒台商要改變心態。他表示,早年台商投資大陸,從中央到地方「一切好說」,大開方便之門。但今非昔比,現在大陸已經較真起來,台商若不再繃緊神經,可能隨時會被修理。
上海律同衡律師事務所律師梁禺山則給出3點建議。他首先說,台商應從內到外重新徹底體檢,建立預防與管理機制,隨時監督與檢查,才不會在面對官方檢查時,出現不合規的情況。
其次,許多台商常輕忽文件的法律意義,常常當局要求提供資料時,沒有事先審閱就交出。最後,一旦當局發現有不合規的狀況,落得百口莫辯的情況。
最後,企業應建立可操作、稽核的內部制度,避免發生實際操作行為與書面規定不一致。更重要的是,台商應如實保管所有文件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