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理律 60 週年研討會】陳長文:台灣實踐法治 人治幽靈未散

國內知名的理律法律事務所成立至今年六十周年,見證台灣從人治邁向法治,也參與許多台灣社會發展的重要事件,如今台灣面臨許多挑戰,各界意見領袖都指出,當今全球面臨的各種新挑戰,台灣要永續繁榮,人民要安居樂業,都跟法治基礎密不可分。 理律成立六十年特別舉辦為期兩天的「永續之路:從法制到法治,以臻良制」研討會,首場論壇由理律資深合夥人陳長文主持,邀請行政院前院長陳冲、司法院前副院長蘇永欽、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聯合報執行董事項國寧從各自領域談及法治現況與面臨的新挑戰。 進入理律已逾半世紀的陳長文表示,理律自民國五十四年創立,與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法治發展一路偕行。他形容,「法制」是畫定秩序的剛性軀殼,法治便...

閱讀更多

【理律 60 週年研討會】開幕致詞稿

(主講人:陳長文) 敬愛的蕭前副總統、與會的各位先進、朋友們,大家好。早安,我是陳長文。 首先,長文謹代表理律法律事務所,誠摯地歡迎各位蒞臨「理律 60 週年研討會:永續之路:從人治,到法制,入法治,以臻良制」。 理律成立迄今,已屆一甲子。六十年來,我們有幸見證並參與了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從威權走向民主,從「法制」的建立,到「法治」精神的追求。在此刻,我們舉辦這場研討會,不僅是為了回顧過往,更是希望能在當前充滿挑戰的時刻,為未來的永續發展,尋求一條立基於法治的道路。 為此,我們規劃了這兩天的議程。今天上午,我們將從「永續發展」的總主題出發,探討法治的宏觀進程;下午則深入「爭端處理」與 「智慧財產權...

閱讀更多

勿因噎廢食 應先修法整頓監察院

近日,在野陣營對監察院發起改革倡議,立法院更於6月20日將成立「修憲委員會」之議案在朝野共識下逕付二讀。從黃國昌委員領銜,主張廢院並將其權力併入立法院;到羅智強委員提出保留監察院、但將監委改為民選,皆直指當前監察院功能不彰、淪為政治酬庸之沉痾。更有甚者,近期媒體揭露多位監委濫用公務車處理私務,凡此種種,已使其作為官箴典範的公信力蕩然無存,坐實「養老院」、「酬庸院」之譏。 然而,不論是「廢院」或「改為民選」,兩者都必須面對《憲法增修條文》所設下幾乎無法逾越的修憲高牆。此一現實,誠然令人氣餒,但正因路途艱險,我們更應在行動之前,清晰辨明哪一條路的終點,才真正通往權責相符、長治久安的「良制」。 一、...

閱讀更多

憲訴修法風暴 大法官宜審慎與節制

憲法法庭於5月14日,受理民進黨團對《憲法訴訟法》新修條文(下稱新法)之釋憲聲請。本案不僅牽動憲法法庭(前身為大法官會議)運作,更深繫我國憲政與權力分立根本,不容等閒視之。 一、舊規未周貽患,憲法法庭臨考驗。 國父孫中山肇建民國,倡五權憲法與司法獨立。民國以來,歷經北伐、抗戰、制憲行憲、戒嚴,乃至政府遷台後解嚴、終止動員戡亂,國家體制屢經動盪。然滄桑間,司法從「衙門」,邁向現代「法院」。自民國38年釋字第1號起,至民國47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法》及民國82年《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累積作成813號解釋,縱時局變遷,憲法守護職責未曾動搖,對我國法治發展厥功至偉。 《憲法訴訟法》於民國108年...

閱讀更多

《超國界法律問題小教室》賴政府忘記釋字710 還是害怕想起來

近日陸配劉振亞女士(網名「亞亞」)因其「武統」言論遭「廢止居留許可」,遂強制其出境,北一女區桂芝老師亦因受央視採訪批評賴總統將對岸定為「敵對勢力」之言論遭行政調查,皆暴露賴政府目無法治、執法雙標及行「觀點歧視」(viewpoint discrimination),令筆者不得不為一言: 一、取法乎上,效美國法嚴禁政府行「觀點歧視」 美國最高法院在 Snyder v. Phelps (2011) 案, Westboro 浸信會成員在陣亡海軍陸戰隊士兵葬禮附近,高舉「上帝憎恨同性戀者」、「感謝上帝讓士兵死亡」等冒犯性標語抗議。 固然 Alito 大法官不同意見書,強調惡毒攻擊,造成嚴重情感傷害,不受...

閱讀更多

供給創造需求 歡迎980位準律師

蔡秋明不適任大法官的理由

一九六七年,筆者畢業於台大法律系,律師考試及格人數是九人,五年後,及格人數增至廿五人。長年及格人數在百位以下,一九八八年甚至僅十六位,錄取率○點七五%。直到一九八九年,一位台大法律畢業生屢試不第、跳樓輕生,才驚醒典試委員側隱之心,及格人數暴增到二八八名(錄取率十四%),即法律界「二八八事件」。 律師考試門檻,向為「門內人」與「門外人」的拔河,未上榜的人想放寬,已上榜者又不希望競爭。一九八八年起連續五年雙位數錄取率後,錄取率又跌至六到八%間。兩千年律師考試錄取率僅約六%,筆者感慨人才卡在考試,寫下〈超低的錄取率,邁向法治社會的桎梏〉,向同道喊話,莫擔心餅被分小,充足法律人才,能把法律服務產業愈做...

閱讀更多
頁數 1 of 74 1 2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