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我國核能,始於1970年代經濟發展下用電需求高漲,遂建設核電。我國成為亞洲四小龍,核電功不可沒。基此,本文將探討「淨零和非核」下「法制到法治」的觀察,略述如下: 一、有識之士急淨零。 近日,美國前能源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隸文指出「懂技術的人,當勇敢向政治人物發聲,核能是可以帶來能源安全」。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上任8年,近日也終於指出台灣無法全面依賴再生能源,須結合多元技術如核能來達成減碳目標。於其11月11日受質詢時,廖俊智甚至指出「(我國2050淨零)目前看來很困難」。而清大核工學者李敏教授則一向倡議「以核養綠」。 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首度提出減碳、並於2015年《巴...
閱讀更多近日,生前積極推動尊嚴死(death with dignity)除罪化的瓊瑤在家中輕生,再度引發對尊嚴死的討論。何謂尊嚴死?2014年,家住美國加州的Maynard女士因癌末而「移居」至俄勒岡州尋求尊嚴死、在家人和醫師陪伴下以「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安然離世。從痛苦、焦慮、不捨,到放心、釋然、放手,此即尊嚴死對患者與患者親友的意義。 英國下議院近期通過《末期病患者(生命終結)法案》(Terminally Ill Adults (End of Life) Bill)二讀,若經上下議院審議及三讀通過,英格蘭與威爾士地區的末期病患將可選擇「協助自殺」結束生命。英國以對尊嚴死議...
閱讀更多一九九○年九月十二日,筆者時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秘書長,在金門仁愛山莊與大陸紅十字會代表韓長林簽署《金門協議》,以人道方式處理大陸同胞偷渡來台遣返之問題。當時金門仍為戰地而戡亂仍未終止、亦未解嚴,以致筆者遭告發「叛亂罪」。 但如馬英九前總統在《金門協議二十年》一書序言所言,簽署金門協議為兩岸政府實踐「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追求雙贏」開端,迄今協議仍有效。 卅四周年,應香港亞太台商聯合總會胡執行長邀重返舊地。承金門縣府、紅十字會金門縣分會及金門大學朋友們熱情接待,讓筆者深感溫暖。 從戰地到樞紐:八二三到金廈通水工程 四十五年前砲火瀰漫八二三戰場,如今蛻變為繁榮觀光勝地,且知廈門旅遊團已...
閱讀更多今(113)年9月20日,大法官以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下稱本判決),指出侵害生命罪刑死刑限縮於「個案犯罪情節最嚴重」,並行嚴密程序(即第三審審判與偵查或調查時強制辯護、第三審須言詞辯論及判死須法官一致決等)。 筆者在《廢死共識社會未凝聚 大法官宜謙抑》一文中呼籲:望大法官借鑒美國最高法院「1976年Gregg v. Georgia案」,限縮死刑適用兼顧被害人保障及被告程序正義。本判決結論略與筆者意見相符,然細察,除詹森林大法官勇表廢死,餘等論述令筆者摸不著頭緒,可能無意成實質廢死,且聽筆者道來: 一、判死標準模糊,實務適用費解。 本判決以「個案犯罪情節最嚴重」作判死標準(也為近年最高法院...
閱讀更多賴清德總統日前出席金門823砲戰66周年紀念活動,向陣亡將士致敬,並發表談話、期許兩岸和平。近日,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表示希冀能與對岸有尊嚴地開啟對話。適逢《金門協議》34周年,筆者日前身在金門、廈門,緬懷當年《金門協議》內容,「人道、和平」最美,不禁對上述新聞有所思索。 賴總統致詞對823戰役給予正面評價、表明反戰立場;邱主委之發言首開賴卓內閣先例,向對岸伸出橄欖枝,均令筆者欣慰。然而,細究之,仍有為德不卒之困惑,就此提出幾點觀察,供各界參考。 一、憲法框架下的「國家統一」不容迴避 在823砲戰紀念活動的致詞中,賴總統談及「台灣人民愛好和平、我們不再反攻大陸」,表面上似乎呼籲「和平」,實則明修棧...
閱讀更多國會改革憲法審判近期引發社會關注。經歷議會全武行等波折,立法院5月28日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增訂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國會調查權、國會聽證權及人事同意權,並在《刑法》增定藐視國會罪。 隨後行政院6月6日覆議,遭否決,6月24日總統公布上述法案。6月26日,國會少數的執政黨(民進黨)立委聲請釋憲,28日憲法法庭即受理。總統、行政院及監察院相繼聲請,聲請機關數量前所未見。7月10日憲法法庭召開準備庭後,19日裁定暫時處分,凍結部分條文。8月6日將言詞辯論,進度快到令人咋舌。 一、大法官本不應受理權利濫用的民進黨立法委員聲請案。 2005年釋字第603號許宗力大法官意見書指出,「權利濫...
閱讀更多賴清德總統就職以來,其言行令筆者不解:520就職演說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刻意忽視憲法「國家統一」目標;6月16日黃埔建校百年慶典又言絕不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亦不知所云。 筆者不禁要問:避戰非上策嗎?避戰絕非投降,《孫子兵法》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避戰及和平統一」關鍵在堅持「一中」(包括台灣地區及大陸地區)! 總統言行如此,陸委會走板自不意外;副主委梁文傑稱「兩岸實質就是兩個國家」,主委邱垂正隨後澄清「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依憲政體制處理兩岸事務。筆者肯定邱主委,但仍困惑,為何容許副主委發表「兩國論」?陸委會忘記成立初衷係為國家統一? 一、 兩...
閱讀更多2018年2月,香港居民陳同佳與其女友至台北旅遊,據報導兩人因故在旅館發生爭吵,陳同佳涉嫌於殺害其女友後,將屍體塞進行李箱並棄屍於竹圍捷運站附近,隨即搭機返回香港。陳同佳返港後雖因涉嫌盜領女友存款而被捕,然香港卻因無權管轄而無法追訴其犯罪嫌疑,而有權管轄此刑案的我國卻拒絕其投案,案件發生已過6年,陳同佳至今未受刑事偵查追訴,筆者每每想起便遺憾難耐。 一、 兩岸溝通已讀不回,陳同佳案懸而未決。 本案發生後,陳同佳便表達願意來台投案,據報導,陳同佳於2019年10月23日在香港服刑期滿後仍表示「返台的想法一直都無改變過」;然而,陸委會堅持台港須先建立司法互助,才同意陳同佳來台投案,而使陳同佳至今無...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