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甫上任即於1月26日簽署備忘錄,譴責新冠疫情期間針對亞太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和排外行為,並禁止聯邦政府使用「中國病毒」一詞,以避免進一步的種族歧視及仇外情緒。身為國家領導人的拜登此舉等同向世人宣布,過去把歧視性「武漢病毒」、「中國瘟疫」、「功夫流感」等字眼掛嘴邊的美國政府,在川普、蓬佩奧卸任後已告終結,也還給了武漢、大陸遲來的正義和尊嚴。
此次拜登對聯邦政府下達的「反歧視」命令,特別要求各聯邦機關徹查並移除「中國病毒」此類汙名化指涉,強調「政治領袖透過行動助長了此類仇外情緒,包括『以起源的地理位置』提到新冠病毒大流行。聯邦政府必須意識到自身扮演的關鍵角色」,字裡行間均直指政府不該是帶頭霸凌、汙名者,並明確禁止這樣的行為。對拜登來說,即便百廢待舉千頭萬緒中仍不忘既符合做人基本要求,也有利美中關係緩和的加分題,這一題答得漂亮。
對此相同議題,反觀我國蔡政府至今仍缺乏應有之高度。即便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2月12日早已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並建議各國正名以避免汙名化效應。隨後4月刊出的《自然》(Nature)雜誌也以社論「即刻停止新型冠狀病毒汙名化」,表示理解WHO命名病毒的決定,並為該期刊先前將病毒連結「武漢」、「中國」之報導鄭重致歉。然而,不論是「防疫大作戰」衛教宣傳影片或是在蔡總統、蘇院長、陳時中部長口中,「武漢肺炎」仍不是禁忌詞彙! Read more